第(1/3)页 郁承忙了一日,傍晚前,皇帝将他叫去了御书房。 “父皇。”郁承冲御案后的皇帝见礼。 皇帝挥退宫人,书房里只剩下父子二人。 皇帝打量着神色郁悴的郁承,缓声道:“可都安排好了?” 郁承颔首:“都安排好了,明日一早便可启程。” 战情紧急,一日一刻都至关重要。 皇帝沉叹一声,道:“此战艰难,若有万一,保全自身为紧。” 他们心里都清楚,此战胜败难料。 郁承看着皇帝,心有触动。 边关一旦破了,大昭也就危矣。而皇帝竟让他保全自身。 郁承喉中哽涩,红了眼眶。 见他如此,皇帝也心中堵涨,想安慰郁承几句,却不知该说什么。 这么多年,因着曹家隔阂,父子俩从未推心置腹过,许多话都说不出口。 最终,皇帝叹声叮嘱道:“边关苦寒,你伤势初愈,带几个可靠之人在身边侍候,切莫伤了身子落下病根。” “战事要紧,身体也一样要紧。” “谢父皇关怀。”郁承有些激动。 皇帝又道:“你是太子,无需亲上战场,坐镇指挥即可。” 边关原本就有主将副将偏将等数十人,此次又有沈长泽几人跟随,领兵之人足够。 “是。”郁承哑声哽应。 不是以前的客套之言,皇帝是当真关心他的身体安危。这么多年,郁承第一次体会到不加掩饰的父爱。 皇帝起身走到郁承跟前,递给他一块纯金令牌道:“这是朕的御令,可调动任何城池的兵将。” 郁承接过,拿在手中似有千斤重。 想起郁承的性子及过往行事,皇帝肃声道:“战场即杀场,军令如山,若有不从令者,格杀勿论,切莫心慈手软。”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这话周太傅曾对郁承说过。 道理易懂,做起来却无比艰难。 想到切身受过的教训,郁承握紧手中令牌道:“儿臣谨记。” 该嘱咐的都嘱咐完了,皇帝抬手,拍拍郁承的肩道:“回去吧,早些歇息。” 郁承应声告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