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地方,便在于他一纸令下。 第一批羽林郎卫的年轻儿郎从羽林卫脱离而出,随后散入各营各部充当各个层级的军官将佐。 对于韩绍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大多数人并不意外。 毕竟任谁都能看出,他们的君上花了那么大的代价,耗费那么多精力,又怎么可能只将那些通晓兵书战策的羽林儿郎当成普通士卒来使? 真正让他们意外的是韩绍接下来的动作。 因为紧接着韩绍便将不少过去掌军的镇辽老将,从原本的职位上清退出来。 愿意继续待在军中的,韩绍特设参谋一职,以高官厚禄将他们荣养在军中。 等到战时,一可参谋军事战局,二也可凭借他们的修为,作为最后的底牌发光发热。 而对于不愿意待在军中的,韩绍没有强留,却也没有亏待他们。 直接从自己的私人内库中取出诸多钱财、宝药,甚至是修行典籍分别赐予了他们。 在这之后,便任由他们解甲归田,从此享受富贵安宁。 整个这一过程,韩绍可谓是仁至义尽。 可众所周知,人心从来都是难以捉摸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掌握兵权,手握数千、上万精锐的老将而言,品尝过权力滋味的他们,又岂能说舍弃就舍弃? 不服不忿、不甘心,甚至心怀怨恚,这些都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所以在军中萦绕着躁动不安气氛的当口,韩绍亲自书写了一道道请帖,遣人送至各个老将的面前。 请帖的内容也很简单,无非是请他们前往镇辽城第一高楼镇北楼赴宴。 九境太乙,人间绝巅,号为天君。 感受着请帖上那些流溢着恐怖气息的字体,再有那几名罪将的殷鉴在前,但凡有点脑子的,没人敢于拒绝。 于是那一日的镇北楼内,宾客纷至。 放眼望去,可谓是将星云集。 几乎全都是过去替脚下这片土地立下不小功劳的昔日镇辽战将。 只是今日的他们少了过往的豪情与意气风发,多了几分沉郁、烦躁与恼怒。 彼此见面间,也没有跟过去一样互相打趣、亦或是争锋相对,只彼此沉默无言的交换了个眼神,便沉默无言地自己寻了个位置坐下。 等到人到齐之后,望着那道凭空出现的年轻身影,在场不少老将的眼神都不免有些复杂。 太康五十九年岁末,也就是这处镇北楼,也就是这间正堂。 那道年轻身影虽然同样坐于主座,可在座的他们却并未真正将他放在眼里。 充其量只当对方是个有些潜力的后辈罢了。 顶多再在心里感慨两句,这小子好皮囊、好运道竟引得大娘子垂青,自此以后或有几分青云直上的本钱。 可谁又能够想到,这转眼经年,昔日那个不过刚刚崭露头角的小儿辈,如今竟是成长到如此地步。 唔,今日大娘子倒是没来。 也是。 时至如今,他哪里还需要大娘子在侧替他壮声势、隐隐为其倚仗。 ‘今非昔比矣——’ 而就在望北楼众人心中唏嘘感慨,在感受到韩绍身上那股并未被劫气侵染的恐怖气息后,更是忽然有些意兴阑珊的时候,作为此次夜宴东主的韩绍,终于有了动作。 没有多余的废话,主动举起酒盏的韩绍,直接便道。 “这杯酒,敬诸位军中前辈昔日舍生忘死,为脚下这片土地的付出!” 此话一出,在场老将都有些失神。 恍惚间,往昔金戈铁马的种种过往,须臾间于眼前浮现。 镇辽城、镇辽军,从建立的那一日起,便注定了要历经尸山血海。 他们作为见证者、亲历者也正是如此。 一次次与乌丸部往来厮杀,倒下的无数袍泽、儿郎,已经数不清、也记不清了。 历经无数生死活下来的他们,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痕便是明证。 所以面对韩绍敬的这一杯酒,他们喝的十分坦然。 而就在他们放下酒盏,静静等待韩绍接下来要说什么的时候,却听韩绍淡淡道。 “你们老了,该给年轻后辈机会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