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弃守的代价-《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双方的战力,并不在一个档次上。

    能守住东郡还好,万一要是依然挡不住的话,那么冀州就没有任何后备兵力了。

    因此,刘放并不认为,派出禁军应战,是一个好主意。

    第二,兖州如今已经失守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司马懿虽然还在守,但是否能守住,连司马懿自己都不敢打包票。

    这样的话,倒不如弃守兖州,收缩兵力,依仗黄河天险集中防御河内郡和冀州。

    主动回撤兵力,保存有生力量,总好过被蜀贼占领了酸枣和延津后,大军主力被憋死在兖州要强的多。

    第三,主动退出兖州,把中原地区让出来,造成兵力真空地带刘放相信,在淮南的陆逊和在徐州的诸葛瑾,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蜀贼占据大半个中原而不管的。

    别的不说,琅琊的诸葛瑾和下邳的诸葛诞,一定会出兵抢占兖州的泰山郡和山阳郡的,而在寿春的陆逊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一定会借机北上,进占陈国,谯郡,甚至有可能出兵颍川到了那个时候,蜀贼和东吴必然会陷入纷争。

    而大魏,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一边重新收拢兵力,布置防线,一边坐山观虎斗。

    等到东吴和蜀贼在中原大地上因为抢地盘而大打出手后,大魏再择机重返中原,也不是不可能。

    此所谓,壮士断腕,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也。

    你别说,刘放说完这些个理由后,曹叡还真的,有那么一点动心了。

    因为吧,至少听上去,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满宠站出来,坚决反对了这个做法。

    别人玩二虎竞食之计,那都是拿其他势力的利益作为诱饵,从来没有说拿自己的地盘当诱饵的。

    要知道,有些东西,一旦丢了,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比如说,人心。

    当年贾诩建议先帝弃守关中保存实力,是因为当时大魏在关中就没有经营几年,关中也不存在什么大势力的世家大族,丢了也就丢了,对大魏根基可没有什么影响。

    可中原地区一丢,还是大魏主动放弃的,那么人心向背,就不好说了。

    而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中原世家对此会有什么想法,也不好说。

    是,中原世家中最大的势力是河洛世家,守住河东和河内两郡,也能安抚住河东世家的情绪,但问题是,能安抚多久?!

    你今天能放弃兖州世家,怎么能保证下次不能放弃河东世家?!

    而且就河东距离洛阳的那个距离,可比距离邺城的距离近多了。

    想想颍川郡吧,之前几年不也一直是坚定的站在大魏这边,数次阻挡了蜀贼的进犯,可自从三年前大魏反攻洛阳不胜后,颍川郡就开始人心思变了,如今这一战,颍川郡的世家大族们投降的那叫一个快啊,连陈泰这个颍川世家子弟都无法阻挡这种趋势。

    这次弃守兖州的影响力,可比反攻洛阳不成还要大咱们又如何保证,河东不会成为下一个颍川郡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