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双方就这么僵持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石苞有点扛不住了。 自己兵力占优啊,在醴陵县下按兵不动,时间长了,必然会引起守军的怀疑。 其次,石苞也不能真的就这么停兵不前,他的目的,还是要造成足够的声势,策应正面进攻的张溪军主力这么安静的在醴陵县下呆着,也不符合自己的战略目的。 为此,石苞在考虑,是不是要分兵作战,攻敌必救。 比如说,进攻宜春县。 这事儿吧,其实石苞很早就考虑过,但一直没有下定决定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石苞担心进攻宜春县的话,会引发东吴方面的强烈反弹,增兵豫章郡,从而可能对荆南的战事产生影响。 可现在想来.其实好像有点担心过度了。 事实上,长沙危急,就已经足够豫章郡增兵备战了,石苞是不是去进攻宜春县,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再加上,要想更好的策应正面战场,那么石苞就必须在醴陵县制造出足够的威胁.三万兵力对抗一万五千守军,二比一的军力对比,守军确实有坚守不出的资本。 既然这样的话分兵。 不仅分兵进攻宜春县,还要分兵沿湘水而上,去进攻长沙县。 但.不是真的进攻。 石苞把三万人分成三分,一万人继续围困醴陵县,一万人往东,往宜春方向而去,一万人往西,直奔湘水方向,做出要在沿湘水而上的态势。 但,各自行军五十里,就率军返回。 行军五十里,应该已经足够避开醴陵县守军的斥候查探范围了。 石苞的目的,就是要让醴陵县的守军误以为自己分兵去进攻其他县城,从而吸引城内守军主动出击来进攻自己。 这样,石苞就能通过野战,消耗守军的守城力量,然后等来自己分出去的两万人回军,再一举围剿这些出城的醴陵县守军。 这就是石苞给自己制定的战术.虽然有点冒险,但石苞觉得吧,自己一万人对上醴陵县的一万五千守军,坚守一天,等待援兵,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怕醴陵县守军出城,就怕这个醴陵县守军不出城。 而张承呢张承现在真的很犹豫。 石苞的分兵,就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完成的,一万人往东,明显是往豫章郡的俄方向去了。 这个方向,张承其实并不担心。 豫章郡并不是完全没有防备的,如果石苞是直接放弃醴陵县,带着三万士卒去进攻豫章郡的宜春县,那张承还会心急一点.可石苞只是分兵一万去进攻豫章郡,张承是真的不担心。 哪怕他石苞真的能攻下宜春县,就这么点兵力,恐怕也无法太过于深入豫章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