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洛阳邀战-《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3)页

    司马懿现在也急需诸葛亮主动出兵,所以用激将法,或者是约战的方式刺激诸葛亮,是可行的。

    诸葛亮不答应,司马懿也没什么损失,但答应了,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双方野战,司马懿有兵力优势,自恃不会输给诸葛亮当然,最好是答应了又反悔,这样大家的名声一起臭了得了。

    为此,司马懿给诸葛亮写去了一封邀战信,邀请诸葛亮主动出城一战,不要跟乌龟一样缩在洛阳城里不动弹。

    诸葛亮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吧,其实觉得挺好笑的.老乌龟说别人是乌龟,世上还有这样搞笑的事情?!

    当初你司马懿占据洛阳的时候是怎么做的,需要我帮你回忆回忆么?!

    诸葛亮很想直接拒绝掉司马懿的邀战,但.有几个因素,让诸葛亮权衡利弊中。

    说实话,从军事角度考虑的话,诸葛亮应该直接拒绝掉司马懿的邀战的,毕竟这对守城并没有什么好处。

    但是呢,从政治角度去考虑的话,诸葛亮又不得不犹豫一下。

    自从大汉重新占据洛阳后,诸葛亮在这里的治理,始终进行的不太顺利。

    司隶地区,一共有五个郡,大汉实际只掌握了两个郡:河南郡和弘农郡。

    剩下的三个郡,河东郡,河内郡和颍川郡,依然还是控制在曹魏的手里。

    其实这样的统治,并不算太稳固,尤其是河南郡连接荆州南阳郡的通道太过于狭窄,一旦颍川郡的陈泰反攻襄城的话,这条通道随时可能被切断。

    这是军事上不占据直接优势,从而导致了司隶地区的世家大族们,对曹魏依然抱有不小的信心,认为曹魏是有可能杀回洛阳来。

    这就让诸葛亮在河洛地区的渗透,政治劝诱工作,进行的非常艰难。

    当然,这里面也有河洛世家对大汉的世家政策有所抵触的原因.但这只是次要原因,不是主因。

    毕竟,大汉的世家政策虽然比曹魏要严格一些,会影响到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但大汉终究还是对世家大族看重和优待的,诸葛亮也知道,这个时代,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是无法稳定住政权,控制住地方的。

    大汉限制世家大族,不过是会影响到世家的一些话语权和利益,但并不是要彻底毁灭世家。

    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世家大族对大汉能守住洛阳没有信心别回头我刚刚押宝在季汉身上,转头你们季汉就丢了洛阳,让曹魏杀回来了。

    因此,诸葛亮现在非常需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曹魏在丢失洛阳后,不可能再回来了。

    只有这样,才能让河洛地区的世家大族们逐渐放弃支持曹魏,转而投向大汉。

    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守住洛阳,击退这次曹魏集团的反攻。

    但如今兵力不足,不得不全程退缩防守.如果这场战役里,汉军被魏军堵在洛阳城狂揍,那就算艰难的守住了洛阳,也不会让世家大族们信服的。

    最好,还是能在正面一对一的对决里,战胜魏军.这才是最好的证明。

    为此,诸葛亮是真的很犹豫,要不要答应司马懿的这次邀战。

    虽然有着明确的政治需要,但主动出击这种事,太过于冒险了,而且是敌人所愿意看到的.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当然会相当的纠结。

    所以呢,诸葛亮不得不跟徐庶,魏延,张飞等人,一起商议这些事情.他真的一个人下不了这样的决心。

    随着大汉兴复在望,诸葛亮却感觉自己肩头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那种羽扇纶巾,谈笑退敌的轻松感,已经越来越少在自己身上出现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