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却不是这样的。 这就要问一个问题了。 什么是好官? 在何夕看来,是为百姓做主。为百姓谋实惠。 但是在朱元璋看来,不,应该是传统儒家之中,不生事就是好官。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官员所谓作为,所谓政绩,都是毫无用处的。还需要百姓为他们的作为政绩付出代价。 朱元璋想要的是维持性的政府,而何夕下意思将政府职能与后世政府对等,是一个全能型的。几乎什么都管的政府。 这两者之间,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制度上,朱元璋就没有想过让下面的官员做什么大事。只要将百姓安抚好。教化才是地方官的第一要义。而且地方上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表示,想造反吗? 所以,地方官在财政上受限,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就何夕而言,在财政上的吐槽,他还能说三天三夜。 不过,朱元璋既然不让说了。何夕自然接着往下面说。何夕说道:“接下来,就是政府现代化。” 其实,何夕说这些是有逻辑的。 首先完成军事现代化,稳定朝局。然后解决财政现代化,从而让朝廷有更多的可支配资源。然后,才是政府现代化。 “所谓的政府现代化。其实就是对而今朝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何夕说道:“因为,这一道体制,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 “首先朝廷管理能力,官吏分流,其实朝廷之中真正做事的是吏员。而吏员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很多吏员只有犯罪才能有足够的收入。这一点,陛下应该是知道的。”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车前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所谓之牙,就是衙。是衙役的意思。 各地吏员,简直如狼似虎,荼毒百姓。虽然这些人权力不大。但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却是权力大到无边了。根本没有办法对抗。 朱元璋当年四处行乞,见过听过不少此辈的恶事。 即便他当了皇帝,好几次肃清吏治。但是下面到底肃清了几分。朱元璋也不敢有太乐观的猜想。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官吏一体。让官员从吏员之中选拔出来。让能真正做事的人。成为大明重臣。” 朱元璋一听这个建议,就直皱眉,说道:“让吏员当官,倒不是不可以。但是此辈道德败坏。不直大臣体。” 在洪武一朝,各方面都缺人。吏员升任官员的有不少人。如果吏员连续九年考绩不错的话,是能当官的。虽然当不了什么大官。后来科举兴盛之后。却再也没有了。 原因很简单。科举体系需要大量的官职。怎么可能让吏员出身的官员侵占啊? 朱元璋对吏员整个团体都是歧视,这与之前,车前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也是对应的。 “陛下。”何夕说道:“如果所有吏员逢进必考,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