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认识芊芊,是因为我们陪伴着芊芊经历了很多。 无论是芊芊的第一次出场,还是她之后的种种故事,包括最新的那个,她与小孩子之间的故事,我们都了解过。 这是构成“芊芊”这一角色的必要条件。 有关于芊芊的每一个过程,都会导向她所必然要面对的最终结局。 就像是数学公式中的“1+1+1+1+1+3+2=10”一样,缺了任何一个其中的“数字”,这个公式都无法成立。 而那位胡胡的妈呢? 她只有那么一个设定,那就是胡胡的妈。 如果说芊芊的设定公式总和是10,胡胡的设定公式总和是3,那么胡胡的妈应该也就只有1了吧。 对于胡胡的妈来说,我们可以这么形容她: “1=1”。 仅此而已,再无其他。 至于胡胡的妈的其他设定,例如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上学的时候暗恋的男孩子、大学时期的埋头苦读等等,则都是“0”。 那是与胡胡的妈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元素。 换言之,就是没有意义。 …… 这样说或许有些乱。 那么,我们不妨将数学家重新请出来,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解释学者原能特性的原理。 例如芊芊的人生公式是: 1+1+1+1+1+3+2=10。 但这不过是缩略版。 真正完整的公式应该是: 1+1+1+(0*n)+1+1+3+2=10。 其中的(0*n),便是由无数个没什么意义的其他事件构建而成的。 例如路上哼出来的无意义的旋律,跑去旅游看见的无意义的风景、路上偶然间碰见的一件无意义的趣事…… 诸如此类。 无意义的就是“0”。 在学者所构想出的世界中,哪怕削减掉再多的“0”,对于这个人的人生的最终计算结果,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如芊芊那般复杂的公式不变。 如胡胡的妈那种精简至极的公式也不变。 而且相对而言,越是简单的公式,削减“0”的这一行为就越简单。 学者的刀挥动得也就更快! …… “我刚才在一瞬间,砍断了周围所有人的联系。” 学者开口道:“但我并不是一位快刀手。” “血肉利刃让我能够砍断一切我所看见的事物,可它并不能给我带来战斗技巧层面的质变。” 的确如此。 虽然学者的战斗力完全能够比肩一线级别的超凡者,可其挥刀的速度终究还是比不过那位手持黑刀的韩行。 “我砍咱们周围的这些人的时候,大约一刀能砍过十人左右,甚至更多。”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