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五月十六-《天生球王》


    第(2/3)页

    真不知道他们这些东方人是怎么算年龄的,我清楚的记得后来的媒体有给夏算过年龄――那时候的他只有15岁零40天,可他却让教练却相信了他已经17岁的东方算法,并在最后一刻将他添进了一线队名单。

    那时球队很动荡,刚刚经历了换帅,面对一支战绩不佳的球队,所有人都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可当上半场结束时,我们却落后两球,球队的边锋受了伤,他临危受命,然后上演了五子登科的经典戏码。

    那是他职业联赛的处子秀,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完美的处子秀,如果没有那次背德而又残忍的背后铲人的话。

    球队有请过很多运动医学方面的专家,但结果始终不理想。球队希望夏能够留在俱乐部工作,毕竟,他是一个语言天才,精通中、日、荷、英四国语言,可他选择了拒绝。拿着克鲁伊夫从加泰罗尼亚寄来的推荐信,去了德国,科隆体育大学。

    那时候的信息交流方式还不如现在这么发达,所以我们只知道他在那边一边打零工一边读书,好像还读了两个专业。

    直到05年我去了德国,在西尔维娅的帮助下找到了正在酒驻唱的夏。我才知道人和人真的是不能比的,有些人,在任何地方上都能活的很滋润。

    在那家叫“兴奋剂”的酒,夏抱着一把吉他,或轻声低吟,或声嘶力竭,调动着整个酒的气氛,我感觉自己和青训营里一起出来的伙伴白给担心了这家伙那么多年。听酒里的常客说,一个据说很有名的叫弗里茨.劳的老头子曾经路过此地,在此驻足停留了一个星期,试图签走他,可他谢绝了。

    对了,那时的他还是科隆队的助理教练,在这个赛季刚刚协助老帅斯蒂文斯将陷入德乙联赛的科隆以德乙第一名的成绩重回德甲。

    那天我们聊得很开心,还喝了一些酒。我很难想象如果自己有他那样的遭遇的话能不能如他一般自信而又潇洒的活着,他改变了中国人在我心目中的一贯形象。你我都知道,在我们这儿,很多信息中,中国人有很多缺点。

    在那次会面不久,夏完成了在科隆体育大学的学业,带着两个硕士和一张足球指导证书离开了德国。临别前,他和我们说他要回家乡搞个足球俱乐部。当时我们都只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可没想到他筹备了接近三年真的将家乡的业余足球队申报进入中国的乙级联赛,并带队在之后的两年险些完成‘三级跳’。

    记得前些日子视频通话的时候他还和我开玩笑说,如果他的球队冲超成功并一直驻留,等我们这批阿贾克斯青训营出来的球员到了快退役的年龄,一起去他那里养老。

    可无论如何我也没有想到,就在昨天……

    亲爱的夏,你的教子达米安快要生日了,你答应有空来看看他的。

    可为什么没有来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