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反扑之谋-《重生之平行线》


    第(2/3)页

    “哈!”

    一旁的李胜利终于没忍笑,宁夕和温谅同时瞪了他一眼,忙借口有事逃了出去。宁夕转动椅子,面对着温谅,用尖尖的皮鞋尖点了点他的tuǐ,让他往后退开几步,道:“顾时同想用新兴来蚕食青化厂,你是怕上次chōu他的耳光不够响是不是,竟然想反吞并过去……温谅,别意气用事,惹恼了顾时同其实没什么打紧,可要一个倒闭的新兴有什么用?”

    也只有宁夕这样的人ォ能轻描淡写的惹恼顾时同没什么,温谅笑而不语,从她头上chōu下铅笔,宁夕叫道:“干吗啊,我觉得tǐng的……”

    “,,丫头乖哦,等下用完了叔叔再给你编一个hu谅用哄孩的调调安抚下宁夕,也奇怪,这样亲昵的举动两人做来非但不觉得恶心,反而自然而然。

    温谅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条长长的bōlàng线,道:“猜猜这是什么?”

    宁夕皱着眉头,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突然眼睛一亮,道:“淮河?”

    见她聪明如斯,温谅不能不真心夸了两句,道:“还得94年那次污染吗?”

    宁夕终于明白过来,94年发的淮河特大污染事件是泛淮河流域居民心中不能磨灭的痛楚。94年7月13日由于淮河上游的豫皖两省突降暴雨,就污染严重的河水一夜下泄了2亿立方米,在淮河下游形成一条长约100多公里的污染带,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在一条河流上出现的最长的一条污染带,所过之处,鱼虾绝迹,臭气熏天,数千万居民的饮用水被污染,成为90年代最严重的一次环保事故。

    正因为这次事故,国务院开始决心推进淮河水污染治理,经过一年多的调研,于95年8月8日通过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地方和企业存在畏难和抗拒情绪,截止95年底还都处在观望之中,甚少有人行动。

    “其实何西华还是有眼光的,在一片反对声中投资成立了pam工艺研究所,只不过没坚持到市场振兴的那一刻,就已经完全倒下了。”

    “你的意思是……”

    宁夕来了兴趣,她最欣赏温谅的一点,就是他总是能从别人都不注意或发现不了的死角,别开蹊径,找到一条豁然开朗的通衢大道。

    这种平淡之中突然而来的惊喜,除了温谅,在她二十年的人里,再没遇到过第二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