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献帝登基 下-《明扬三国》
第(2/3)页
少帝逃走,董卓谎称已死,此刻龙位上,自然空空如野,望了几眼满堂文武,自是满意如今的威势,一拔佩剑,左右厉声而大喝道,“灵帝英年早逝,而昨夜少帝与太后也思念郁郁而薨,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诸公当速立新帝。”
说完,目光一转,看下堂下的女婿李儒,示意该他接口了。
李儒会意,整了整仪容,从袖中抽出一策文,一抖而展开,出列读道:“孝灵皇帝,早弃臣民;少帝承嗣,海内侧望。不想帝天子,思父成疾,与母暴崩,可谓孝义动天,苍天有泪焉。然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奉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这边策文本是废立表,可惜少帝何太后一死一逃,不得已下,连夜修改,更动为劝进表。
“来人!请陈留王登极!”等李儒宣召完毕。董卓嘴角滑过一丝得意,当即一摆手,早有心腹甲士纷纷上前,左右一抱,在至尊位上放下。
陈留王刘协年虽九岁,当正如那日雒阳城外刚挺身而出为兄喝问董卓,心智极为早熟,他很清楚现在虽然得到皇帝宝座,却无皇帝之实,这不过是一具傀儡罢了……
木然地坐在龙椅之上,触『摸』着父皇曾经的足迹,默默的伤感流泪,他不止一次拒绝登基,吵过闹过,之后董卓凶恶的把出佩剑,以死相胁,毕竟还是孩童,自无骨气一说,心中默默的期待朝中有忠臣良将为国除贼。
不说刘协脸『色』木然,无一丝笑容,群臣的朝贺,也入机械一般,三呼万岁后,便再无其他贺词。
接着便听李儒开始念起,刘协登基后第一份诏书。
改元初平,便是东汉末年最后一位皇帝,献帝。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便是从献帝登基之日开始算起。
董卓又起废职丞相加封自己,加之太师之名,三公、大将军亦比不得。
而李儒、牛辅、徐荣、郭汜等亲信多为大家封赏,西凉军系各将校在朝中皆有职位,偌大朝廷,实权者尽在董卓之手。董卓既拜丞相,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一时间威福莫比。
在外,原本不过是太学博士蔡邕,虽有上朝队列,却并无什么职权,不过类似议郎的参谋闲职而已,但在董卓提拔下,蔡邕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了左中郎将,封高阳乡候,封侯拜将,高高捧着,以示他董卓对海内名士之渴望。
这次,献帝登基,袁隗功劳颇大,天下第一世家如此识时务,董卓自然不会忘记,虽然期间袁绍屡屡凶言相待,最严重一次曾在酒席上把剑相待,后愤愤离去,逃亡冀州。
但董卓还是拜他为勃海太守、封祁乡侯。
而袁隗、袁逢已位至三公,没什么好官职再给了,各封了太傅之名,又在爵位食邑上予以增加。
其中袁术收益最大,从虎贲中郎将直接被董卓拔擢为后将军,可谓一跃数级,可与朱魁相较。
可惜这一切袁术并不领情,他早已看透,董卓凶残暴戾,大兵抢占京都,害天子,立幼帝,一个无根基之人,不思徐徐图之,反而擅自大臣士子,权势定不可久之,此刻不走,他日定为所害。
毫不客气的接下后将军之位,然后立马逃往南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