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枭之一面上-《明扬三国》


    第(2/3)页

    看着张小妹的离去,朱魁目光柔而不息,张小妹与他是他在朱老实多年来督促的娃娃亲中,终于让朱魁原本的姐弟情化为了爱情,昨日,终于纳之为妾,不过礼仪很简单,重新见过淑淑儿、赵英儿以及父母、兄长家人后,就完结了,外人更本不知道,可谓非常非常的低调。

    突然间,朱魁感觉自己的爱,一下变的好多情,前世的一妻一夫制,一下转为三妻四妾的人生,这种极度的幸福,让他有些沉迷,更有更多的责任去守护。

    挥挥头,散去繁杂的儿女情长,目光一凝,一股不满之气闪过,随之朱魁哗的一下站起身来。大步闪身,人就越过那门沿,一瞬间,刚刚忽然腾起的不满之色,翻滚间变化开来,灿烂的笑容,让人感觉多么的亲近。

    随着朱家渐渐上升的富贵,一应的规矩自然应而产生,未得通报,普通人不可随意,想进就进主公的书房。

    此刻,马元义、赵达、吴范三人相顾无言的站立在门外静静候等着,朱魁从雒阳告假回江东以来,对他们三人有些冷落,出去那日婚礼上,客气的对三人敬酒一番,其余时间,再也没有私下寻他们议事过,要知道过去,朱魁可是三天一小找,五天一大问的。

    一下子的冷淡,让三人心中都有些狐疑,各有猜测,不过都认定应该是朱老实的事情,让朱魁不满了。

    “三位先生久候了!哎呀!魁这些时日事情太忙了,实在不得已,才疏忽了先生们,太不应该。”

    “当自罚酒三杯,当做告罪!”朱魁出了门,迎面见着马元义三人,一下就是亲近的上前抓住对方的手臂,紧握寒暄,这份过头的亲近劲,让三人分别都有些拘谨起来,毕竟三人都是几十岁的男人,若害羞起来,样子可是窘的有趣极了。

    “走,走,尽饮,今日定要与先生们尽饮,尽兴!”

    朱魁在前,马元义三人子啊后,出了书房门口,转进了隔壁小院里的会客厅里。

    酒过三巡,朱魁嘴里谢意连连,滴口不提吴郡朱氏一事,而是不停的称赞马元义他们对南下的流民处理得当。

    “魁已经看三位先生递上来的流民统计报告,此次因黄巾之乱,而涌入江东的流民有十余万,而闻声投靠我们秣陵的民众占了其中的半成,近六万的百姓在城外停留,终安安稳稳的度过最初艰难的时刻,全奈三位先生的功劳。”

    “魁先代这些百姓谢过三位先生了。”朱魁举杯敬谢。

    盖不受礼,马元义、赵达、吴范三人哗了起身,推辞不敢居功,答道:“救济流民之事,全奈主公谋划三年之功,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储三年之粮,与城里赵家为首各家大户商行订下协议,为幕后支持,加上“以工代饭”四个的口号,合理调用百姓劳力、再分配利用,如今扩展开荒的田地,有十三万顷之多。”

    “虽尚未能保证确切的收成,但以番薯的产能,肥土对稻米的促进,明年必然大大丰收,所投入的粮仓定然可以回收一半,荒地成良田,这是长年的金矿,所得远远比当初投入救济流民的粮食工具番上几番,我秣陵一县,必然真真正正可以成为丹阳郡里最富饶的县城,其郡治所亦不能比,在江东可与吴郡、庐江、柴桑三地治所相提而论。”

    这一些话,是赵达的说的,他心里亦是更加认定这是他税利的目光,早早遇上他认定的真命天子,非圣人何以有如此长远的目光,可未卜先知,可将人人都认为是贴钱的善事,做成收钱的善事,而且好处远远不止在这里,有了这十万顷田和数万百姓的增加,秣陵虽一县之地,却可以牢牢做为根基之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