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私盐下-《明扬三国》


    第(2/3)页

    “请。”

    “我想请你父亲帮个忙,送他一顶四人大轿,轿夫也同时予你们,望你父亲每日上街乘轿出行,为我广而传之。其实我给淑淑儿的父亲,还有相熟达官富人朋友也都送一顶,只求短时间内在丹阳,吴郡,庐江三地可以形成一种潮流的趋势,然后。。”

    “然后凭着引领这风气的先手,先挣个一笔,就算后来者模仿,已早盆钵满盈,可对?”

    赵英儿接其口说着。

    “英儿真知我心。”朱魁笑了笑,一饮而尽。“英儿今日只为此事而来?”

    “人家想你了嘛!”这话赵英儿自然仅仅心中想想,她受过礼教教育,大庭广众说肉麻示爱的话,她可不敢这般说出口,这在后现代应该就是所谓的闺阁教育吧。

    赵英儿脸上突现的羞红,媚了朱魁一眼,努力静了心,说着正事道:“听闻魁哥哥也去了两淮盐场,知你也有插手私盐一事,想听听你有何宏图?”

    “哦,你父亲竟也贩卖私盐?”朱魁有些意外,赵英儿这话一出,他就明白了许多,赵半城也暗地经营了一些私盐生意,否则就不会有管事去盐场,还恰巧的遇见自己。看来赵半城还是留了一手,在他赵家这些年下来,还是有一些秘密他不曾接触。

    “自然。”赵英儿神情尴尬的承认,贩卖私盐一事,赵英儿早就知道,只不过这事他父亲赵半城曾严令嘱咐,不能透露分毫给朱魁。

    故此刻,她心底感到有些过意不去。蚊声的说着:”其实只是规模很小罢了,我们没有自己的盐场,通过我姐姐庐江周家那边的关系,可以低价购盐,量不是很多,我们在中原只有少量店铺,就在豫州那出售一些,挣取差价。”

    朱魁听后点了点头,并未去注意,赵家他们瞒着自己偷售私盐的事情,继续说着自己的看法。

    “上次我与王忠拜访了顾家,同时看了他们两淮一带的盐场还有广陵郡一带的盐场,交易其中盐田五十座。”

    “五十座盐田,魁哥哥你是何购得,这可是金山银山之价。”

    赵英儿惊得小口一个o字,一座盐田一年就收入二十万钱以上,五十座盐田就有一千万钱的收入,加上年复一年常年累积的财富,金山银山,倒也不是很夸张的形容词。

    江东四大世家,陆、张、顾、朱。四家代代都有人入朝为官,或小吏或太守不等,顾家上一辈顾奉就任颍川太守,乃顾雍的祖父。四大世家都有贩卖私盐,但其中却以顾家为最。

    “英儿可知道这盐是如何制作的?”朱魁突然问道。

    “英儿未曾出国盐场,却是不知。”赵英儿惊讶瞪着双眼,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自然她平日也只看名儒经典,或者商学之书,农活、盐事、木工等等下九流之事,根本就没接触过。

    “我知道。”淑淑儿突然出言,二人都看向她,“淑淑儿以前也随父亲去过盐场,一座座水田,装满海水,置于日下暴晒而成。”

    朱魁点了点头,说着;“淑淑儿只说了个大概情景,其实制盐是有许多学问的。”

    见二人一副不知其所以然的模样,他只得继续说道:“这制盐可分为五个步骤:过箩、调配、储卤、结晶、取盐五个步骤。以“垦畦浇晒”的生产方式,先垦地为畦,人工晒盐;然后再晒制过程中有个秘诀,便是在卤水中搭配淡水,可提高了盐的质量;同时加快了成盐速度,一般只要五六天就可以晒制成一次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