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绊子-《明扬三国》


    第(2/3)页

    这段说辞,马钧朱魁二人又是琢磨了多次,与陆家商谈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交易语气,这次是煌煌正气,为国尽忠。与不管臧旻是否相信,如何看待,只是场面话说足了。

    旻应了声,也不表态,淡淡看了朱魁一眼,刚刚马钧和朱魁在介绍着,整件招安事情的来龙缘由的时候,那张紘一脸的常色,睁着眼,神游物外。

    而那陆纤在他们提到白虎寨,提到严白虎的时候,明显那目光凝聚的起来,格外的在心,格外认真听着,连自己双眼直视着他,都没发现,直到那朱魁只是说出白虎寨有阴谋要攻打县城,并没其他严白虎的讯息时,那陆纤的神色明显一缓,又轻松下来。

    这一发现,让臧旻心中不由疑惑,这白虎寨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这些想法,他不露声色,却感兴趣的对朱魁问道:“你便是这两年渐渐闻名少年孝子,秣陵说书三郎。”

    “庶民正是。”

    “怎么没听说你竟然也落草为寇,看来往日关于你的传言全部乃是坊间缪传了?”

    朱魁苦笑,看来高家水寨一日是水匪,自己与其相交,被人误认落草无可避免,再次解释道:“小民与高家水寨纯属私交,未曾落草,望大人明察。”

    “哦,看你也是读书明理之人!耳闻你平日仗义疏财,在民间有些仁侠之名,你可知他日高家寨降而复叛,你亦要受牵连。”臧旻的语气里,带着点醒的意味,少年郎要走正道,别结交匪类,否则将前途尽毁。

    不过朱魁是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意志坚定,不可能听了一言一语就改变自己作风和做法,依旧愿意堵上自己的名声去担保。

    “若高当家不讲信义,那也只能怪小子无眼识人,甘愿受连坐之罪。”

    朱魁抬起头,直视臧旻,坚定的回着,表示自己愿意压上自己的前途。汉时之人尤重名声,他养名几年,这一带薄有微名,若高雄降而复叛,刺史府就算不发榜通缉,但与贼寇私通过密洗之不去,再也没有举荐的可能。

    臧旻目光一亮,好一个重义少年,肯如此为水贼搭上自己的前程。

    “说书郎真义气也,与大当家不过萍水相逢之情,我高家寨欠其多也。”马钧心中也是感叹到。

    臧旻抚了抚下巴转向陆纤和张紘,说着:“看来你们张陆两家连襟而来,就是来给高家水匪作保的吧?”

    “正是,纤欠说书郎一命,不得不来。”

    “紘深敬服小郎君之侠义,也于小郎君谈经论道,相信小郎君不会无纵放矢,他认定高家水寨真心归顺朝廷,那便一定是真,江夏八骏张俭先生的弟子,这点信誉还是有的。”陆纤说完,张紘也附声道。

    “哦,他竟是江夏符节先生的弟子!难怪!难怪!”臧旻是正正经经靠在自己的本事,一步步上位的,是士人,算党人一方,自然不会想着去抓捕张俭,来讨十常侍欢心的昏事来。

    “既然你们陆张两家作保,我便给他们一个机会,准许招安,至于如何安排嘛?”臧旻拉长语气,思考着,意味深长的说着。

    陆纤打断臧旻,建言道:“大人,庐江郡下,还差校尉一名,不让就将这高家水寨一行人安排到舒县(庐江郡治所)治下。”

    “庐江郡?”臧旻眼睛一挑,看着堂下,不想陆广这么明目张大的为己谋私,却正见那朱魁横着眼,强忍着怒容看着陆纤,这事他不知道,他愿意是想向臧旻提出,归附到秣陵县下,好帮助防御,随时会来的白虎寨报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