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臧旻-《明扬三国》
第(2/3)页
其实朱魁已经有离开的意思了,永远为别人服务永远寄人篱下,他早有出来自个做些生意的意思。
“休要如此说,为高家水寨招安一事,魁尽心尽力,乃为义之故,佩服的是那义薄云天之名,先生如此说,岂是看不起我朱魁乎?”朱魁说着说着,脸色渐有怒气,故作愤慨的看着马钧,解释着:“其实小子我原本就有离开飘香楼的意思,与其他人、其他事毫无关系,人生如棋,这一步棋,是早定下的步骤。”
“不过今日东家他们都不在,等今番从宛陵县回来,才可正式跟东家提出,早上我只是留了信,知会了一声”
“毕竟待这么些年,东家待我不薄,这一时间,还真有些舍不得!”朱魁的脸上的表情,如阴云一般说变就变,不再愤慨,而是伤感。
马钧笑了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探出了头,喊道道:“甘宁、周泰,走快点,希望今天日落前能赶到县城,最好别露宿野外。”
“知道了,军师,我两兄弟心里有数,莫要当心!”二人应声保证着。
就在朱魁马钧等四人一伙呼啸离城后,两个少女出现在城门处,是赵英儿和小秋两主仆,方才赵英儿回到飘香楼后,看过了朱魁留在吴掌柜那的书简,这么一看上面写着要辞职离开的字眼,立刻心慌意乱起来,他为何要走?前几天不是好好好的?怎么要走的这么突然,是什么缘由?她很不解,很慌张。
一路上领着小秋,四处打听着朱魁踪迹,最终跟随到了城门口,可惜她还是来迟了。
丫鬟小秋对守门县兵盘问一下,便回身回禀着:“小姐,守门的说他刚刚上了辆马车出城了,这会应该都出去一里外了。”
赵英儿跺着脚步,在城门口瞅了瞅,进进出出的行人百姓无数,可没有一道她想见到的那熟悉的身影,小手拽了拽手绢,幽怨着,有些泪花,低低喃喃:“回来了,也不来见我一面,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忙。”
“你到底为何要离开,要辞工,为什么不和我说清楚呢?”
说不清的伤感,差点让她当街哭了出来,不过他转首想起有个地方,或许能问道答案,喊了小秋一声:“走,我们去找他大哥。”
------------------
公元一七二年,也就是熹平元年,会稽人许生,在旬章起兵攻破郡城,及会稽诸县,朝廷震动,原吴郡太守臧旻升任为扬州刺史,汇合江东诸郡之力,历三年平定叛乱。
其人晓军事,又通政事,深受世人好评,史称“达于从政,为汉良吏”
丹阳郡治,宛陵县,扬州刺史府的书房里。
八尺长,四尺宽的公案上,叠满公文。扬州刺史臧旻,手取一卷通报,品茗阅读,举止闲雅从容,气定神闲,实际上他年纪并不大,年五十多,穿着普通的衣袍。
这时,一名下人到了门前,低声说着:“大人,陆家陆纤公子,张家张紘公子求见。”
“陆纤,张紘,这二人怎么突然来求见”
臧旻一声轻疑,想了想,自己这手头上没见有什么事情牵扯到了他们,也没见张家和陆家有人犯事,寻常时间这江东四大姓人家根本就不怎么爱理自己这个刺史。
其实,从他任吴郡太守的时候,就曾经与这江东四大姓打过许多此的交道,这四家人,人脉遍及江东,许许多多的县吏,县官与他都有关联,很多时候这个一州长官在一些民生治理上,不得不跟着四大家族妥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