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易与术数上-《明扬三国》


    第(2/3)页

    汉时,除了教习识字读音,老师亲自手把手的教之外,其他基本都是靠自读与师长解惑的模式。

    拿起论语,朱魁平摊在木案上,脑袋上下点头,平移着,那漆黑的眼珠,文字由下至上跳跃,张俭的书法方正,简美,读起来毫不费力,很快就将论语扫射完毕,卷起来,放在一旁。

    这卷论语与王叔公那一摸一样,看来是一个版本。

    很快《孝经》与那讲述基础数学的《九宫》也都被他一扫而毕,这三卷书简他以前都已经看过了,早就能通读倒背,尤其是《九宫》,他的数学能力早已远远超出其范畴,读起来毫不费力,只不过既然先生吩咐说要看一遍,那他就应命再读一遍,前后不过百息时间。

    “老师,学生已经阅过一遍。”朱魁跪坐拱手行礼道。

    “嗯?”张俭转头看向他,放下书简,不过一回神时间,怎么可能看完,正想发作训斥,突然回想起那王叔公绢布上写道,吾那弟子天聪早慧,兼之过目不忘,幼时已博览群书。

    “那好,你将每卷都背过一遍与我听。”

    不想老师竟没生气,没认为自己在敷衍,有些意外,摇头背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是《论语》,紧接着《九宫》《孝经》也毫不停滞的一一背出。

    张俭听着朱魁晃悠着小脑袋,那清脆的背诵声,这才发觉,自己却是小瞧了,昨夜倒是白准备那三卷书,看来先得好好了解下,自己这个弟子都会些什么。

    “很好,不想小小年纪就学了这么多东西,为师在你这年纪的时候,尚不如你。”

    “老师缪赞了。”说实在经史典籍,朱魁在王叔公藏书中,已经看差不多了。以至于,他以为王叔公安排自己来拜师,是为了让自己镀金。

    “说说吧,你都已经看过哪些经典?”张俭微笑着问道。

    朱魁小脸含笑的回道:“四书五经中,学生最喜《中庸》,还有《孙膑》《孙子》《吴子》等类兵书,也有拜读,道家《道经》《德经》,法家《韩非子》,以及《鬼谷子》等书。。。。。。叔祖藏书,学生已经阅尽。”

    张俭越听越惊讶,慢慢的开始不可置信,那王世伯的藏书少说也有个五车吧,那不是说自己的弟子八岁之龄就有儒者老生的阅读量了,要不要刚刚测试提问了几句,他还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难怪王世伯对他赞赏不已,夸得天上地下,独一无二。

    只是这般,自己倒为难了,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教人家的,朱魁完全可以与自己坐堂阔论了。王世伯送他来此,信中一再以长辈之请,让自己收下,肯定有所考虑的,到底是为何呢?。

    “世伯认识好友不少,非让我这个潜逃在梅花山庄罪犯收为弟子。。。。”

    “啊!对了,梅花,是梅花术演。”张家恍然想起,王世伯是想让自己传授我张家祖传下来的梅花术数之道,倒真是好打算,知道任谁见了这聪慧的少年,都会欣喜收下,要知越聪明,才能越又机会将自己的梅花术演发扬光大。

    张俭却是猜到王叔公的意思,对于朱魁,王叔公了解很深,虽然朱魁对经史典籍解释上一遍或者两遍,就能明白,尤其在算术方面,往往连教都不用教,就可以自行领悟的更多,更深,他自己都比不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