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新派武侠、接手明报?-《重生香港做大亨》


    第(2/3)页

    但这时,倪框趁着他长篇大论说着对武侠的想法之时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一直在想事情的金庸也将目光重新放在了他的身上,这就不由得他不慎重考虑了。

    给的面子实在是太大了。倪框是第一次,金庸这是第二次了,再拒绝,总归是件让人不高兴的事情。

    周兴盛也不想驳了两位前辈的好意,所以陷入了纠结当中。

    梁香凝一直坐在他身边笑着品酒,没有说话,这时却暗地里拉了他衣袖一下,同时轻轻的点了点头。

    周兴盛立即就明白了她的想法,这是希望他答应下来。

    周兴盛想了想。其实这事也花不了他太多的时间和jīng力,所以就点头答应了下来,说道:“那好,就再写一本吧。”

    “这就对了嘛。该出手时就出手,来,我们一起干一杯。”倪框爽朗的大笑着,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四人碰了酒杯。周兴盛和倪框是一饮而尽,金庸和梁香凝则只是浅尝辄止。

    稍后,倪框就走了。和其它来宾谈笑风生。

    金庸却是拉着周兴盛走到了一旁,两人说着“悄悄话”。

    金庸首先问了一个问题,说道:“你认为办报纸,首要的经营理念应该是什么?”

    周兴盛被他拉到一旁的时候就有些奇怪了,这时听着这个问题,就更加奇怪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事问这个问题干什么?被问的人还是他这个对经营报纸是一窍不通的人?

    周兴盛想了想,最后回答道:“别人我不知道,但若是我自己要办报纸,第一条理念就是要公正。当然,我说这话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毕竟无论经营什么,只要不是zhèng fǔ公营,第一要素毫不例外的应该是利润。”

    金庸脸上有着赞赏的神sè,说道:“你这话说得实诚!”

    对于周兴盛,金庸是比较欣赏的,写作功底说不上好,只能算是一般般,但创意十足,想象力天马行空,是块写作的材料。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其实金庸很想栽培他。只不过周兴盛的发展实在是出乎众人的预料,也出乎了他的预料,居然没有在写作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而是去下海经商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迅速的成为了香港的亿万富翁,号称未来香港的领袖人物。

    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如果周兴盛大义凛然的只说公正,他也是会相信的。

    但事实上,周兴盛说了公正,也说了真实想法,私人办报纸,第一要素是赚钱,真真正正的没有丝毫做作和虚伪,可谓实诚。

    私人办报纸,不谈赚钱,大谈特谈公正、公平之类的,纯粹是白痴的行径,脑残无下限。

    连吃饭都成问题,还说什么公正公平?

    金庸他自己办《明报》的时候,《明报》差点中途夭折,要不是金庸连载他的武侠在《明报》上,早就关门大吉了。

    “你有没有想过接手《明报》?”金庸忽然说道。

    “啊?”周兴盛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有考虑过。再者,《明报》不是即将申请上市了吗?”

    金庸笑道:“你现在考虑也不迟啊?经营一份报纸,你不需要有多少这方面的经验,更何况现在的《明报》也已经走入了正轨,你只需要保持你现在的公正心就足够了,其它的事自有下面的管理层去解决。至于《明报》的上市问题,的确有这个打算,而且我相信,如果你肯投资的话,相信上市之时股价一定飞涨。”

    说到最后,金庸却是难得顽皮的朝他眨了眨眼睛。

    周兴盛苦笑,沉吟了一会,说道:“您太高抬我了。”

    “谦虚是种美德。但太过谦虚就成虚伪了。”金庸摆了摆手,再次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周兴盛回答道:“说没有兴趣那是假话,不过兹事体大,得回去好好考虑考虑。”

    说心里话,对于金庸的这个提议,他是非常心动的。虽然有了亚视在手,但是对于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他还是有着非常大渴望的,更别提这份报纸还是金庸手上的《明报》。这是一份在整个亚洲来说都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报纸。有《明报》再说,即便他持着公正之心经营,但最大的受益者其实还是他。

    他也相信,如果他入主《明报》,《明报》上市的行情将会被更多的人看好。没办法,以他过往的事迹和现在的身份地位,已经达到了一句话就可以影响香港经济发展的地步,自然能够大大影响到《明报》的上市行情。

    只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随xìng而为的他了。摊子铺得太大,很容易就发生问题,他现在身上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