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为君寻觅佳人来-《汉末皇戚》
第(2/3)页
不说伏泉麾下立得主要大功的军将,就是张奂手下的西凉军,虽然只是和鲜卑军打了个平手,但也让云中这些汉家百姓争相欢迎这些勇士。当然,就算是何进和宋酆麾下,并未立下主要战功的并、幽二州的的汉军,如果扫荡鲜卑余孽之后回乡,同样也会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未想云中百姓竟如此热情!”一行人中,甘宁身为蜀人,见到云中百姓如此,自是不懂北方人的痛苦,他能明白的只有汉人战胜草原民族的快感,却是不明白这些边境百姓,对于异族的痛恨。
一旁的关羽听了之后,捻着自己的胡须,傲然说道:“边境百姓苦鲜卑久矣,今伏巴郡先斩檀石槐,后灭和连,鲜卑一战而定,自当欣喜也。”
韩当听后突然问道:“云长、公明皆乃河东人,又为君侯旧部,此番大军败鲜卑,必可封侯。如今入并州,当如衣锦还乡也!”
关羽、徐晃听后,并未说话,不过他们脸上若有若无的自傲,已然显示了他们心中的想法。两人虽然都是河东人,属于司隶,但河东位于大河以北,地缘上可以列入并州也无不可,所以此刻韩当才说关羽、徐晃入并州,带着战功归来,如同衣锦还乡,这可是十分戳中了两人心中的爽点。
其他伏泉麾下的将领见此,皆是满脸羡慕之色,更不用说那些一同行走的凉州军将,封侯拜相,是每个男子大丈夫心中的理想。项羽曾言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汉高祖刘邦亦有“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之语,衣锦还乡,乃是众人之愿也。
到了城外,官吏百姓尽皆站在城外等候,众人稍稍寒暄,汉军诸将皆是大战之后,一路远途而来,皆是劳累不已,因此只是简单吃了接风酒宴后,便匆匆回官舍休息了。
云中城一众官吏对此,虽感伏泉等军将傲慢,但碍于伏泉本就势大,背景通天,现在又经过此番一战,他的前途必将更是何等光彩瞩目,他们自然不敢多言。
当然,云中官吏献的殷勤伏泉没有接到,云中地主豪强也没闲着,毕竟伏泉前途无量,本人又有大背景,现在近水楼台,还不表示表示,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云中王氏子弟王峭与家中老仆驾着牛车,出城向西行走在颠簸、险峻的山路上,去崇山峻岭深处,距离云中县城不远处有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听说有个女子,年方十四,美艳名声已传到县城。隔着重重大山,又是封闭不畅的环境下,能出这样的妙人,实在是上苍赐下的一番机缘。
自从听闻伏泉将率军归来,不少北疆不少地主豪强都动了结交伏泉的心思,毕竟他们这些北地豪强,除了世族以外,新近绝地的豪强,除了世族分支以外,就是军功家族,相对于在朝中背景通天的世族而言,他们想要晋升就有些困难了。
因此,门路,这是地方小的豪强最缺的东西,举孝廉茂才实在太难,云中县城人少,每年的名额都非常有限,像王峭这样的豪强,想都不要想了。
很多时候,身为太原王氏分支子弟的他,一直都在想崛起自己的家族,甚至超越主家太原王氏,但没有途径,这一切实在是千难万难。有的时候,他也早就熄了升官的心思,转而想培养家族人才,将自己的梦想交给家族子弟,其实不只是他,像并州其他的小地主豪强,封侯拜相,三公九卿,其实都是他们家族的梦想。
恰好,在伏泉身上,王峭看到了一条通天捷径,只要能得到伏泉同意,安排一、二家族优秀子弟,随他从军或者做文吏。不数年,必然可以有一番成就,如果做得好,封侯拜相,三公九卿,还真不会是奢望,毕竟像关羽、徐晃这样的破落户,都立了大功,可能封侯升官,他们这些地方豪强子弟,靠着家族的一些人脉,还能不比他们做得好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