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却月(三)-《亲君笧》
第(2/3)页
恍惚间,两人似乎已经离开了那茅屋,来到了很远的地方。
罗山拨开云雾,露出了地上正对垒的两军,问道:“您可还记得,此处是哪里?”
寄奴定睛一看,那熟悉的营帐,熟悉的面孔,这不就是当日淝水之战时,自己所居的谢琰军中吗?
罗山悠悠地说道:“自古以来,用兵三倍于对方,都不胜利就可算是十分蹊跷的了,而这一战中,苻坚的兵力十倍于晋军,却仍是一败涂地,溃逃千里,您可知道原因吗?”
寄奴无奈地问道:“难道这也是天命吗?”
罗山失笑道:“这么说来,自然也是天命使然,然而并不是一切事情都只是以天命为名,便可以顺理成章的,苻坚之败,除了他自己刚愎自用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重用了不该重用的人,并且把并不心服他的士兵放在了最前线,一旦稍有败退,则全军溃散,再也团结不起来。”
他指着地上士兵的排布,认真地说道:“您仔细看苻坚士兵的布阵,再看北府兵的布阵,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不论是从士气上,还是治军之严谨上,都是北府兵更胜一筹,苻坚的士兵虽则面向淝水而列,却都眼望身后,随时准备找安全的地方后撤;而东晋的士兵,虽则亦是面向淝水而列,却是没有后退的余地,退一步,则家国被倾,山河尽失,这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这是整个民族的生死攸关的时候,故而北府兵能胜,而苻坚必败,这并不是偶然,这是种种条件组合下的必然。”
寄奴心中似有所感,又似是心有恍惚,不由得问道:“以少胜多,难道纯粹是看双方的士气吗?前朝诸葛武侯用兵如神,蜀国军队的士气未必能比魏军高多少呢。”
罗山点头道:“没错,我们这就去看看诸葛武侯的八卦阵。”
寄奴刚想问,怎么去,却见云雾下的画面竟是已经变了,不再是平坦的水边,而是高耸入云的连绵群山,山顶上有着皑皑积雪,他不由得问道:“这是哪里?”
罗山答道:“这是祁山,也是当年诸葛武侯与魏军多番苦战之地,这一战,也颇负盛名,您应该也曾听说过吧,失街亭,武侯挥泪斩马谡。”
寄奴点头如捣蒜,好奇地张望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