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写经(一)-《亲君笧》
第(2/3)页
这小姑子究竟是在闹什么玄虚?陶潜有些疑惑,要认认真真地这一本册子写完,怎么也要十天半月的不能离开这里,难道她不想让自己去给谢氏报信吗?竟然是丝毫不着急这事的样子。
他接过那几本册子,发现竟然连这书册,也是最上等的,其中有一本封面竟然是用薄玉嵌在浅蓝色的祥云纹饰的纸上做成的,内页连绵不断,全是细白柔顺的顶级白绢,用来写字画画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一时间他竟是爱不释手,萩娘点头道:“我也是最喜欢这本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您要写什么内容呢?按我的想法,不如写些平淡朴实的诗句吧,因为是给小孩子用的,不如从《诗经》中挑选短篇易懂的诗句来写,再配上些插画,您看如何?”
听上去真的很有趣的样子,陶潜只觉得跃跃欲试,挑了几支合用的笔,顺从地说道:“烦您命人将这几支笔泡开吧,我这便想想要怎么写这册子才好。”
萩娘努力掩住嘴角的微笑,说道:“正是如此,我怎的将这事忘了,您放心,我这侍奉笔墨的侍女十分熟练,定然能侍候好您的。”
墨是最顶级墨,笔是最合适的笔,绢是最细白的绢,焚着最优雅的香,身边还有两名美女侍奉着,窗外还是一望无际的湖景。
便是皇帝写经也不过是这样的享受罢了,陶潜自然是再也没有推托之词,认认真真地开始写了起来。
那边陶潜已经专心致志地写开了,这边江蕊才带着两名女子进来,对萩娘说道:“主子,这两位是侍奉针线的绣女,是姐妹二人,据说本也是出身世家,因此奴婢便让她二人过来试试。”
这两名女子显然没料到是萩娘一个小姑子传唤她们,原以为能见到家主桓玄,却只是被带来了这里,面色分明便有些不豫。
萩娘了然,含笑问道:“此番差事原是为了小世子,否则也不敢劳两位前来,却不知两位如何称呼?”
听她这么说,两人脸色这才缓和了些,其中一人殷情地答道:“奴婢名叫卞玉,奴婢妹妹名叫卞倩,我们原都是北地之人,因战乱流落至此,幸而得桓公收留,无以为报,自当为桓公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