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陨落(四)-《亲君笧》
第(2/3)页
王雅毫不犹豫地答道:“不会,谢家若是执着于权势,谢安当日便不会主动让权,只是您最好还是提前同谢家说明此事,至少要告知他们这些安排并不是为了针对谢家,而是另有原因,如此这般便再无不妥了。”
皇帝十分信重王雅,便吩咐他代替自己去向谢玄说明此事。
王雅没想到这么个不讨好的差事都会落到自己身上,只能低眉顺目地去了,心中很是后悔,刚才便不该多嘴的。
谢府上正在办着白事,按照礼仪与谢家平日没有来往的外人是不允许来吊唁的,就连东亭侯王珣,虽然出身琅琊王氏这种高门,只因为与谢家关系并不是很好,来吊唁的时候都被下人拦在门外,差点都没能进去。
而王雅这种寒门出身的皇帝近臣,自是与谢家这种世家贵族搭不上话,便只能递了名帖进去,不安地站在门外等候消息。
谢琰早在父亲因病回京的时候就解了军职一起回来了,此时正在灵堂中跪坐着,心里空荡荡的。
家奴拿着名帖给他过目的时候,他一时有些恍惚,王雅此人是谁?看了他那长长的头衔才想起来,原来是那个王雅。
他想起皇帝与王雅的关系,在这个时候,皇帝的近臣来访,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此他并没有同平时那样不屑这些寒门官吏,而是吩咐家奴将他请进来。
因他说的不是“带”进来,而是“请”进来,下人们察言观色,便恭恭敬敬地将王雅让到了见客的外院厅堂内,又是奉茶又是请上座的。
王雅出身寒门,除了皇帝根本没别人待见他,因此从未在世家大族受过这样的礼遇,不由得有些受宠若惊。他此时已是五十一岁的高龄,又官居二品,手握实权,但他的地位却还不如谢家暂无职权的嫡子,年纪小他近三十岁的谢琰。
这就是两晋时期特有的“门阀政治”,评定选拔人才只看重他的家世和封爵,很少注意他真正的才能,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也许也是东晋始终无法强盛的原因吧,真正有能力的人无法获得重用,而把持朝政的人是否有能力,完全看运气,运气好就有谢安这样的忠臣良相,运气不好就是司马道子这样的奸佞小人。
深受皇恩而被司马曜破格提拔的王雅因为出身的劣势,始终不能在朝堂上义正言辞地力挺自己的主子,只能在私下里给司马曜出出主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