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陈郡谢氏(四)-《亲君笧》
第(2/3)页
桓玄唤仆役取来美酒,一边说道:“如今谢安虽然势大,但根基不稳,皇帝忌惮他,司马道子也觊觎着他们谢家的北府兵。虽然他没有野心,但是皇帝并不相信。因为如果他真的有这个念头,那么谢玄的北府兵和王谢两家在朝堂的势力足可以帮助他获得胜利,这也是皇帝必须要削弱他的原因。但其实,一旦谢安死了,谢家就会失去一切。除了王谧,他没有任何表面上的盟友。”
“你也知道这些都是表象了,再说,就算谢安没有野心,谢玄和谢琰可不是吃素的。”顾恺之颇不同意他的观点,“一旦谢安去世,说不定谢家其他人会更肆无忌惮地争权夺利。”
“这一切都建立在谢安不在的情况下,只要谢安活得好好的,谢家的地位和军权都是无人可以动摇的,谢安这个老狐狸,要他上当或者找他的把柄实在是太难了。”
这话其实说得对也不对,谢安诚然是谨慎自重的一个人,但是他待君主至诚,处理政事细心耐心,可以说是几乎完美的一位臣子。他并不是把自己的缺点弱点掩饰得很好,而是他本就不会行差踏错,要找他麻烦确实是十分困难。
桓玄不再纠结谢家的问题,他开始说起司马道子和其他拥兵自重的刺史们:“如前面我们猜测的,如果司马曜和司马道子本就不是一条心的话,这里面就大有文章可做。司马曜要抬举殷仲堪,司马道子肯定就会忌恨他,这种心思皇帝不可能不察觉。所以与殷仲堪交好是取得皇帝信任的很重要的一步,只是如果司马道子和殷仲堪迟迟不互掐起来,我们很难从中牟利。”
这话顾恺之就有点不爱听了,他本身是个极为练达通透之人,对这种争权夺势的勾当完全没有兴趣。只是自己这位小友是个心思极重的,非要去争一争这天下不可。顾恺之对桓玄的不幸童年是十分清楚的,也曾尽力帮助过他,也许就是因为当初的这一份怜惜,才奠定了他们的深厚友情。
他叹了口气,又一次试图劝说他道:“宝儿,你当真要不顾一切地火中取栗吗?虽则说,父业子承,只是你父亲这种事业,一般人终其一生都难以达成啊。”
桓玄妩媚的桃花眼眯成一线,更显得跟只小狐狸似得,他调皮地笑着说道:“我倒是想放手,架不住太多人看好我啊。我父亲那些旧部,还有一些不满现状的世族,都认定了我能争。众望所归,我想不争都不行呢。”用的是俏皮的语气,可是却透着掩不住的坚定和执着。
人各有命,各安天命。这是谁都没法勉强没法改变的。顾恺之只能暗自叹气。
桓玄知道他所想的都是为了自己好,生怕自己成为龙争虎斗中被随便掐死的那只小鱼小虾。他站起身来,抱了抱他的肩膀,诚挚地说道:“我已经不是那个哭着的无助孩童了,顾兄放心,我绝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的,我要做的只是躲在幕后做一个看戏之人,关键时刻伸手拨动一下那些犹疑不定的棋子,一步一步地获得我想得到的东西,仅此而已。”
以天下为棋盘,每个人都想做那下棋的棋手,谁又愿意做那身不由己的棋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