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拉开序幕-《北宋假圣人》
第(2/3)页
减轻冗兵冗吏,选拔优秀官员,宁缺毋滥,处理部分僧人尼姑,减少建立寺院的消耗,天子要亲近有才能的忠臣,而远离佞臣小人,并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赵祯说道:“这五条谏言朕也有所耳闻,只不过最终没有实行下去,你再说一下宋祁的建议,众爱卿都听听和王禹的谏言相比那个更适合大宋目前的局势。”
富弼说道:“宋大人主要指出了‘三冗三费’,‘三冗’大家耳朵都听出茧了,冗官,冗费,冗吏,和王禹的谏言没差别,参知政事范大人也强调过这个话题,我就不多说了。
‘三费’宋大人指的是:以为天子祝寿为百姓祈福为理由建立诸多道场,浪费钱财;四大京内的寺庙僧侣过多,耗费官府衣食;被罢黜的大臣仍有节度使的衔级,国家提供俸禄。”
“富爱卿有心了,资料查的也很清楚,问题的结症就在大宋国库越来越穷,百姓一天还过的苦哈哈,那钱去那里了,它还能自己不翼而飞?那位爱卿能站出来为朕解释解释。”
范仲淹站出来表明态度说道:“臣不才愿意为皇上披荆斩棘,还大宋的江山和百姓一片晴朗的天空,臣就是死也要死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
“臣也愿意”“臣也愿意”“臣也愿意”
在你来我往的应和中,赵祯说道:“爱卿有这个决心,朕也不能落后,范爱卿从今日起主持大宋境内所有的改革事宜。
以‘三冗三费’为改革重心,以富民强国为改革方向,一切的工作和人都要为改革让路,谁要敢暗中使绊子让朕知道了,削去官职和爵位,后人永不录用,遇赦不赦。”
范仲淹这会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当初的同年进士中,自己并不出众,第一次为少年的赵祯仗义执言,进入了皇上的视野,后面得罪宰相吕夷简被贬。
第二次刘太后的事情上,他选择谏言皇上,给予刘太后应有的荣誉,他再次被贬,这次是登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不要再被贬了,再贬那就说明自己的改革失败了。
下朝后,范仲淹,杜衍,欧阳修,富弼,石介,王素,余靖,蔡襄,陆子非熟悉的梅尧臣,苏舜钦他们聚在了一起,远在陕西的韩琦和庞籍不在,不然这个队伍会更庞大。
杜衍说道:“希文,你准备从哪一方面先入手,那些为主,那些为次。”
范仲淹说道:“冗兵和冗官为主,剩下的都是次要的,解决了冗兵冗官,冗钱也就顺带着解决了,开始我准备借着皇上的龙威从冗吏下手。”
欧阳修心头一紧说道:“希文兄,官吏这方面受到的阻力将会非常大,你借皇上的威势能压他们一时,压不了一世,官吏这块受阻,后面你再想从别的方面入手就非常困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