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岭东第一禅-《异界至尊妖圣》


    第(3/3)页

    从此以后,僧稠不再事先约定什么事。

    文宣帝亲自迎接僧稠到宫中。

    僧稠虽然已七十多岁了,但他神宇清旷,使人心动。

    僧稠为文宣帝说法,先讲了三界本空、荣华富贵不能长久的道理,又讲了四念处之法。

    文宣帝听完之后,头发竖起,冷汗直流。接着文宣帝向僧稠学禅定,不久就证得了深定。

    从此,文宣帝对佛法崇信不疑。

    文宣帝又跟僧稠受了菩萨戒,断绝酒肉,传旨把鹰鹞等放归自然,让国家成为仁义之国。

    并且传旨,一年之中要有六个月禁止屠宰。

    后来还下令斋戒,斋戒期间,无论官私,禁用一切荤食。

    文宣帝对僧稠说:“佛法必须由人来弘扬,真诚而不能虚伪。希望您能够安心于佛法,弟子做您永久的佛门弟子。您认为怎样呢?”

    “陛下既然发誓要护法,就应该顺天之安排,俗居世上,尽心于教化,成为珍爱三宝,引导民众的君王。如此重担落到肩上,陛下不应推辞。”

    僧稠在皇宫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教化之事已成,想回到山林静心修炼,便向文宣帝辞行。

    文宣帝认为此去马夹山的山路崎岖,相互来往困难,因此传旨在邺城西南八十里的龙山,给僧稠建佛寺。

    佛寺要建成方圆十里的大寺,让修炼之士到寺中念经行道。

    僧稠得知后,对文宣帝说:“十里寺院的面积太大,恐怕要妨害当地居民,这不是济世之道,请减一半。”

    文宣帝再次传旨,把寺院定为方圆五里,让著名匠人纪伯邕负费寺院建造。

    当纪伯邕召集附近的乡人,问此地的地名,忽然听到天空有人大声回答:“山林幽静,此处本名叫云门。”

    再问声音的由来,没有一个人知道。

    文宣帝听说此事,依空中的声音给寺院起名叫云门寺。

    寺庙建成后,有一个客僧拿着锡杖前来。

    寺中僧人给他安排住处,问他从哪个寺院来,他答非所问:“我看这里有三个寺院。”

    说完就不见了,众僧在地上挖井时,挖出两只鸱鸟的嘴。

    在寺院的前面有一个深渊。

    有一天,僧稠看见一个长着毛,身材魁伟的胡人,在渊边点火烧水。

    水将要煮沸时,就见有一条大蟒从水中跃出,要到锅里去。

    僧稠用脚一拨,蟒又回到渊中,毛人也不见了?

    这天晚上,有一神人领着一个男子来拜见僧稠说:“弟子有一个儿子,年年做恶,神要把他吃掉。我虽然爱惜儿子的生命,但也不敢阻拦神人。弟子已老,将要死去,所以我亲自要把儿子供给神。幸而得到大师的救护,才使我的儿子幸免于难。”

    说完 , 两人化做云雾而去。

    僧稠住进云门寺后,文宣帝又请他作了石窟大寺的住持,让他以此职位来教化僧众。

    又传旨把成千上万的供奉品运到山中,并让国内各州修建禅室,让那些体悟佛法的聪明有识之士为教授,来讲授佛法。

    宣讲佛法之风大盛。

    文宣帝认为这种弘法方式弊病很多,他对僧稠说:“佛法的根本宗旨是静心为本,诸位法师依经讲法,令人感到枯燥。看来,这种方式要废除。”

    僧稠说:“诸位法师继承四依,弘扬佛法,使众人能够区分正邪,认识到佛理的奥妙。如果没有这些人,如何开始弘道呢?这是习禅开始时必定要有的过程。发挥佛理的主旨,使奉者逐渐领悟,依靠的就是这些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