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商大计-《大殷女司马》
第(2/3)页
因而老参军方才说的那些,杜若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现在听着也觉得十分惊讶。
她没有对那老参军解释太多,只是笑了笑。
她一个外乡人,初来乍到,松州地界现在看来很显然并不是什么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不管是官道上的还是野道上,都是有人也有“鬼”。
今日从杨刺史的态度就看得出来,这个快要致仕的老山羊胡子并不打算给自己做那一棵能乘凉的大树,甚至说,这个对于女子封管颇有些不屑的老脑筋日后不给自己拆台就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州府之中最位高权重的人都是这般态度,其他人自然也就不用多说。
这样一来,要是再不抓紧叶远舟这个上轻车都尉做靠山,恐怕以后真想要施展拳脚都难了。
若是别人把她和叶远舟视作是同一阵营当中的,对她而言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司马府看过之后,杜若也没有再过多耽误老参军的功夫,让他回去歇着,自己拿着叶远舟留给自己的银子去简单置办了两身男装,在仆从没有抵达之前起码可以换一换。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俗话又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既然不止叶远舟考虑到自己着女装四处行走的不便,就连杨刺史都特意向自己提起松州这边的民风,杜若也没有脑袋那么硬,非要顶风作案,硬要凭借一己之力与本地根深蒂固的偏见作斗争。
杜若始终认为男子能做得的事,女子也一样可以。
但是她并不拘泥于以女子之姿去做一切,毕竟不管是着男装还是着女装,穿道袍还是披僧衣,都改变不了她本人是女儿身的事实。
所以最重要的做成事情,而不在于以什么面貌去做。
带着置办好的两身朴素男装,杜若回到都尉府。
此时叶远舟还没有回来,她就向都尉府的管事借了纸笔,修书一封,请人送去驿馆,给家乡的父亲报一个平安,以免老人始终记挂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