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水落则石出?-《彼岸弗空》
第(2/3)页
查案陷入了困境,但却必须有结果。
刘国范不是怕应付那个动不动就哭嚎的方博家的,而是在琢磨中书令和石家真实的态度。
正当刘国范想着要不要在囚牢中找一个死囚来认罪时,却收到了一份密信,不知何人所写,但信中所写却让刘国范喜出望外。
中书令府内的后厨执事刘同,一直是方博的得力干将,对高玉枝的日常照应都是此人在做。而此次方博出事,那刘同却一点都未提及这层关系,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方博出事当晚,那刘同罕见地未出现在范府里面。
刘国范没有精力去追查这份密信的来历,而是即刻传令缉拿刘同。
刘同从原来的极度惶恐,到后来见到顺天府查案没有大的动静,渐渐地也算冷静下来。原本要潜逃的心思也渐渐淡了。
但该来的终究会来。当顺天府的差役来到中书令府后厨时,刘同一番挣扎后,还是被带走了。
不承认,死不承认。这是刘同抱着的想法。
但是当刘国范将刘同当日的行踪一步步叙说,甚至把那个本来应消失不见的青铜香炉丢到他眼前时,刘同终于承受不住了。
顺天府衙的严刑让人难熬,而顺天府尹大人好像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更让刘同崩溃。
当然,最让刘同崩溃的是刘国范的最后一句话,“如实交代,本府可尽量保全你家人。”
家中的老母和妻小,总是让刘同放心不下。
人也许有所在意,也就有所脆弱,或许也叫勇敢。
刘同知道此次应该是出不了顺天府衙的门了,便把当时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地都说出来。
刘国范凝神听着,频频点头。确实是此人所为,不然其中细节怎能如此清楚。还有那个在逃的高玉枝,也得下令加以通缉。
杀人案终于有了个结果,刘国范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当录事将刘同的供词呈上来,并提到其中一不解之处时,刘国范的脸色又凝重起来。
刘同供述的是,与高玉枝一起将那两人已填埋掉,但顺天府衙去查案时那两人的尸身却是在土堆旁边的。
如果刘同没有说谎,那么尸身断然不会自己从土坑里爬出来。
这其中必定有缘故。
要判定一个小小的执事有罪,刘国范自然没有任何担心的,更何况他还有此人亲自画押的供状。但后面的隐情,查还是不查,刘国范纠结一番后,理所当然地放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