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悻悻而归-《彼岸弗空》


    第(3/3)页

    那个身影在眼前浮现。身着华服,振振有辞,却毫不中用。赵平成冷笑了一下。

    如果这一切的后面是他。那么这个局又是如何布的呢?

    赵平成恍然,镇抚司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将查案之权转交过来。这是父皇的用意?还是李牧自作主张?

    赵平成没有贸然断定。李牧交给自己的,到底是刺向太子的剑,还是刺向自己的?

    动了潘家,便是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宏图大业势必受到影响。潘家必须保,但如何保?

    另外,要不要动太子?怎么动?

    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赵平成的心头。

    如何破局?

    ……

    镇抚司内,李牧独自一人在密室,赵世成遇刺一案所涉及的人证和物证都移交出去,这些皇子间的争斗他觉得有些厌倦。无益于大宪,无益于朝廷。

    赵家的诸子,秉性各一。

    太子赵建成,皇上长子,皇后所生,承接大位名正而言顺,唯一美中不足之处便是未能参与安灵塔的承灵。

    四皇子赵平成,其母妃虽薨逝,承灵之时也颇为周折,但终究是皇上第一个承灵成功之子,更为重要的是其身后还有郑家的力量。

    八皇子赵元成,宫内既有潘贵妃享有圣宠,宫外便是潘家的鼎力相助,不过此子心思平和,与四皇子交好,未看出有争雄之心。

    至于十三皇子赵世成,原本也有一争之意,不过在承灵前遭逢瘵病,错失承灵之后便一蹶不振,而此次却无端搅入这个案子,是棋子也好?还是有其它缘由也好?

    李牧也不想去深究。

    自追随皇上以来,被授以镇抚司之权柄,侦办各种要案迷案,也算是尽心尽力。不过也有一些圣上密派的要案未能办妥,李牧也心怀愧疚。

    这天下之大,要找一个人真的很难,即使是名动天下的镇抚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