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爷,您自个儿站在这儿做什么呢?这天儿眼看着凉起来了,怎的不进屋去?” 明母早早就听见了隔壁房里的争执声,只是一直没有露面罢了,这是他们父子俩之间的事情,若是不说清楚了,以后一定还会再次爆发的。 她手里攥着自己新绣好的手帕,倚着门框瞧着对面自己家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唉……”明将军深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摇头,“儿大不中留咯。” “老爷不必如此揪心,如今你我都老了,玖儿若是在这宁龙城里寻个差事,哪怕是做做小生意,都比跟随你去打仗要好的多啊!至少,我们不会等到了真的老到走不动道的时候,没人照顾。”眀陈氏顺势揽住了明将军的手,两人依偎在一起。 …… 明玖自从上次见过那个偷枣子的小姑娘以后,便再也没有机会与她见面了,但是他也不是那种坐等机会上门的人,他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托人打听了小姑娘的身世。 一番打探过后,他才知道,那小姑娘是从兰玉庵里偷跑下山来游玩儿的小尼姑。 不!不能说她是个小尼姑,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假尼姑。 明玖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了她的身世。 十年前,夜半时分的兰玉庵的门口突然传出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兰玉庵的老尼姑被声音惊动,便只身一人推开了厚重的大门,看到门口的雕塑旁边正放着一个干净的襁褓,而那里面,包裹着的正是那个偷枣子的小姑娘。 老尼姑也不知道,为何小姑娘的父母会如此狠心,将她就这样抛弃在了一家尼姑庵门口,不过至少没有扔进森林喂妖精,也算是他们有良心了。 老尼姑念了半天“阿弥陀佛”后,将襁褓里的小姑娘带回了兰玉庵抚养,襁褓上绣着小姑娘的姓氏。 一个用红线缝的端正的“应”字。 进入兰玉庵后的第二天,小姑娘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应裴裴”。 明玖还打听了好多关于应裴裴的事情,譬如,她去偷枣子是因为她喜欢吃酸的东西,还有,她因为从小在尼姑庵长大,深受佛法熏陶,甚是喜欢读经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