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部分元骑撤退,部分元骑突破封锁消失在一路连山,宁正正带领骑兵追击。 根据前卫冯涛、沐英等众多将领的猜测。 元骑是佯攻,真正的目的是后方的粮草。 所以在安详欢庆的兰县外,一万七千府兵手持双槽环手刀,有将士身上披着胸甲,有将士身上披着背甲,有将士腿上裹着腿甲,更多的穿着丁玲当啷的草甲,裹进营房里面,随时听候命令。 如果让郭英知道,自己前脚离开,后脚朱棖又要面对元骑,不知道会不会再次大骂后悔。 寒冷的北风吹着,朱棖活动了一下身上被冻得生冷的战甲。 “还没有消息吗?”朱棖忍不住的问道。 “没有!”于延简单直白的回答,听得出来心情同样沉重。 朱棖没有了声音,目光盯着阴沉沉的秦川,仿若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吞噬掉他所有的目光。 月亮不可见,只有窄窄的一片,这让大地越发的黑暗。 没有人是傻子! 上一次元骑白天突袭失败,所以这一次换成了无论是对防守的他们还是对进攻的元骑都更加艰难的夜晚。 东北方向,突然亮起了一阵阵长短不一的火光。 总共有三簇火光先后被点燃,在高岭的烽火点燃之后,三簇火光停了三息左右的时间,而后迅速的暗淡了下去。 顺着东北方向顺数第三个烽火台,发现了元骑的踪迹,人数在五百骑兵以上,五千骑兵以下。 “青城山,我就知道,元骑不会再从同一个方向进攻而来!” 朱棖对整个兰县的烽火地图快要印在脑子里面了。 青城山在白银川末梢了,同属一路连山,是黄河北岸的一座山,往北是白银千户所,东偏北二十度一百二十里便是靖虏卫。 烽火台可不是在大山随便找个山头搭建。 而是设立在交通要害之处,只要元骑出现,就会被第一时间发现。 看起来,是元骑绕开了白银千户所,撞在了青城山的烽火台。 从地图上看,元骑是绕了一个大圈来偷袭。 从青城山过来便能绕开高岭,直奔兰县。 “五十里地,快了,传令下去,不鸣鼓,不吹号,不燃火,军镇留守三千人。” “五千兵马随我前往马家沟设伏,剩下的兵马整兵随时听候调令!” 朱棖迅速的下令。 此前一直没有接到元骑踪迹的消息,进入一路连山就消失了。 所以他一直在等待。 现在看来是很明显了,元骑进入一路连山,从白银川下来,再从白银川横穿到兰县,绕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地带。 如果悄无声息的,刚好能绕开高岭进攻镇远前卫。 但现在被发现,他可以直接在元骑西行的路上设伏。 一路连山到处都是山川。 往南过了山川到处都是山沟。 而快到黄河的时候,又都是大山。 固若金汤可不是开玩笑的,能走的路就那么几条。 元骑南下不是走川谷,就是走山沟。 随着朱棖一声令下。 各个屯营也迅速的开动了起来。 为了方便下令,一万七千府兵被他划分为十七营,每营一千人,等装备齐全肯定是重新划分的,但目前来说就是一二三四五六……十七个屯营。 提前赶到马家沟设伏,五千人设伏足矣。 收到战报后朱棖便下令将士披甲握兵在各营房休息,集合自然是要便捷迅速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