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警官,一棵,开了好几朵,匠通常会把边上长歪长瘪的剪掉,让开得最正最旺的继续生长。” “但长歪的是自己想长歪吗?它是因为被其它挤占了阳光,根茎被其它抢占了营养,导致发育不足竞争无力,所以才长歪了。” “那为什么就活该是长歪了的被剪掉,而不是开得最好的那些被剪掉呢?难道就是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盆甚至整片园子的美感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已经把这朵逼到了无路可走啊……” “人类社会也一样,很多人犯罪,都跟童年阴影和成长环境有关,出生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生长在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没有得到更好的教育,因为性格不合群总是被欺负,太过贫穷却生活负担巨大等等。” “他们本身就被社会不公正对待了,犯罪后法律对依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对他们进行惩戒,让他们更加不能抬起头做人。” “即便是出狱后,也无法被当作正常人看待,所以很可能又去犯罪。” “忽视犯罪的其他原因的结果,就是很容易把一个人逼到死路上……” 听到这番看似有道理,实则已经走火入魔,狗屁不通的话语,李半夏不由皱起了眉头。 暗自吐槽:“又一个把自己逼疯掉的人……”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才华卓越的人往往已经一只脚踏进了疯子的行列。 丁科的论断有一个漏洞,就是经过认知革命的人类,是有思想意识的动物,而他则完全地把每个个体都看作一种顺其自然的无意识的结果,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法律的漏洞在于,忽视了很多原因,不够唯物主义;丁科的漏洞在于,忽视了人的思想意识,太过唯物主义。 前面也说过了,法律有他的局限性。 如果我们要分析因果,追根溯源的话,永远不可能找到终极答案,而警察每天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可以解散了。 错综复杂的原因,根本无法量化,无法量化就无法制定最后的处罚决定,只能让自己陷入一种不可知论当中,所以法律只能根据当事人的直接行为,来作为主要的判决依据。 是的,这个世界,在因果里永远找不到答案,所以往往规则就是答案。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规则,执法者就是这种规则的捍卫者。 可此刻的丁科,想起当年的往事,不由叹了一口气:“李警官,既然你调查过我,那应该知道我辞职前办理过的最后两起案子吧。” 闻言,李半夏点了点头,回应道:“是一·三零绑架案,还有一起入室抢劫案。” “没错……” 时隔多年,自己办理的案子还能被人提前,丁科多少有些说不出欣慰。 可想到其中的是非曲直,很是遗憾的开口道:“当年一·三零绑架案的文红兵为了给自己患病的妻子治病,身绑炸弹劫持了和他借钱却多次催讨不还的陈天谯。” “警方为了让文红兵态度软化,把他的孩子带到了现场。就在文红兵将要放弃的时候,陈天谯猜到文红兵身上的炸弹是假的,为了不用还债,就故意以言语相激,让文红兵情绪激动,逼迫警方击毙文红兵。” “而那一起入室抢劫案其实很简单,文红兵被袁志邦击毙以后,文红兵的老婆没有医药费,所以袁志邦跑到陈天谯的家里面抢劫的。” 说完后,丁科苦笑不已:“案子本身不复杂,但是却很难断。” “如果秉公执法,就应该抓袁志邦,可问题错的是陈天谯啊,但我是警察,又不能不抓,可抓了又没有公道……” “就是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下,我思来想去,最终只能选择一个中立的方法,辞职……” 听着他的往事,梁音这个不了解事情全貌的人顿时陷入了纠结的状态。 可李半夏看过这两起案子的卷宗,对于丁科这番说法,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