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孝昌三年九月初八! 太极殿! 皇帝元诩与太后登殿,公卿百官在列。 元深被擒拿之后,朝廷很快做出了决策,赦免了投降六镇军的官员。 让战败的北海王元颢前往邺城,担任相州刺史。 同时,朝廷之中,皇帝与太后之间也做出了妥协,各退了一步。 朝廷收缴了源子雍、裴衍、费穆等人的兵权,将他们召集回了朝中。 同时下令,尔朱荣退回晋阳,李神轨出镇河南。 天下一时间似乎平定了! 洛阳之中,各方势力相互平衡,最终得出了一个答案。 最大的麻烦还是李爽所部。 他麾下部曲多为汉兵,又下了大功,不得不赏赐。除此之外,他还招降了六镇军中精锐,进逼洛阳。 得先摁住了他,洛阳城外,乃至北魏各地的地方势力,才会安稳。 今日,他们要嘉奖在虎牢关之战中立下了大功的李爽所部。 若对方稍微露出不满之色,便当即擒拿,离散其部曲。 当然,对于立下了大功的李爽,杀是不会杀的。 只是赐予高官厚爵,软禁起来。 一如当年韩信故事! 元诩高坐皇位之上,看了一眼元子攸,有些兴奋。 小皇帝很享受即将到来的那一刻。 坐在这皇位之上,元诩只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他的逻辑很简单,只要那些很牛逼的人,在自己面前跪下,给自己磕头,不就证明自己比他们强了么! 还有什么,比拿下刚刚在虎牢关前力挫十余万六镇军,如今在洛阳城中传的神乎其神的唐国公要更能证明自己的权威呢! 元子攸注意到了皇帝的目光,点头示意,他悄然走到了殿外,正要招呼禁军将领,问一问兵士的情况,却见一人骑着马从阊阖门外飞驰而来。 离得近了,他手脚并用,爬了上来。 元子攸认得这个人,他是看守洛阳北门的校尉。 元子攸扶住了上气不接下气的孝校尉,急切的问道: “何事如此无状?” “长乐王,李爽率军进城了!” 元子攸一愣,问道: “他带了多少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