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三国袁熙传》
第(1/3)页
192年,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往依之。
管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管宁挥锄不顾,视其与瓦石无异,而华歆捉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
公孙度听闻管宁名声,于是虚馆以候之。管宁既见公孙度,表明心迹后,乃庐于山谷。
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管宁独居北,示无还志,后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
管宁每见公孙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
还山,专讲《诗》、《书》,习俎豆,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公孙度安其贤,民化其德。
这是继卢植、蔡邕、郑玄后的,又一位大儒,后来袁熙也请过管宁出山。
不过管宁并不理会宣武帝得招揽和威胁,不过奇怪的是,后来袁熙因为要废太子时。
管宁莫名其妙的出山了,他为的可不是袁熙,而是为了不让天下再次进入混乱。
晋明帝大位后,管宁又再一次归于田园。
而同时代的华歆,王烈,邴原,和管宁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当然他们和商山四皓,比起来还是可以的,管宁才是真大儒。
袁熙晚年曾经一度,后悔立袁睿为太子,想要将皇位传回高月一脉。
但在司马懿建议下,袁睿请管宁出山,打消了袁熙的意图,管宁出山辅佐,那就意味着太子势力已成。
。。。。。
第(1/3)页